《一段歷史四種虛構》之四 〈忠義堂〉
《一段歷史四種虛構》之四
〈忠義堂〉
1
「阿志又跑到哪裡去?今天是忠義堂成立一周年的大日子,身為我宋某人的兒子,怎會這樣沒有責任心的!」坐在「忠義堂」牌匾下的宋義向門外叫喊著。宋義旁邊的晁忠對他說:「宋哥哥,志兒年紀還少,活潑好動是正常的,他玩膩了就自然會回來,不要因為這樣而破壞今日大好氣氛。」宋義和晁忠是民團的領袖和副領袖,民團中人都稱他們為宋哥哥和晁哥哥。由於近年桃源圍一帶山賊為患,兩位領袖於去年組織一些桃源圍及附近圍村的居民,成立一個民間自衛組織──「忠義堂」。「忠義堂」的命名除結合兩位領袖的名字外,還有「替天行道」,令村民安居不受滋擾的意思,據說這意思是出自一些說書人所說的故事內容。
巡邏隊隊長陶勇聽到兩位領袖的對話,走進忠義堂對宋哥哥說:「宋哥哥,請讓我的小隊去尋找阿志吧。」陶勇的話正合宋義心意,便對陶勇說:「有勞陶兄弟,犬兒的事拜託你了。」於是,陶勇便帶領七名隊員到宋志經常玩耍的地方尋找。
陶勇率領巡邏小隊先到村內的空地尋找,從村民口中得知有幾個小孩往樹林的方向跑去,於是陶勇便率眾走出由桃源圍,向樹林出發。小隊穿過石灘,正要進入灌木林之際,陶勇發現遠處有幾個行跡可疑的人。陶勇立即打一個手勢,令所有隊員分成兩隊,繞道到那伙人的左右兩方;陶勇則一個正面前往目標處,以分散對方的注意力。陶勇漸漸走近目標,確定對方只有四人,陶勇認得其中一人是山賊的頭目,便大喊道:「大膽山賊,竟敢光天化日下四出作惡!」四人見面前只有陶勇一人,不但不敢上前圍攻,反而其中兩個嘍囉拔腿便跑,邊跑邊說:「陶…陶勇,這人是那個陶勇嗎?」這句話一說完,兩個嘍囉已被暗中繞到右方的隊員生擒。原來陶勇自幼習武,而且天生神力,在民團未成立之前,曾以一人之力阻止十個山賊的夜襲。那個頭目正是當日率領山賊來襲的人,他一怒之下拔出短刀奔出陶勇。陶勇輕描淡寫地扭動蛇腰,一個閃身,山賊的刺擊落空了,陶勇隨即右手一抓,攔腰抱著山賊,左手一拳將短刀擊落,山賊頭目輕易地被制服。剩下那個山賊,見大勢已去,亦跪地投降。
「先將這四人押回忠義堂。」陶勇說道。
「那宋志的事怎樣?」其中一個隊員問。
「山賊竟膽敢光天化日下行動,可能有大事要發生,先通知兩個哥哥要緊。」
2
「宋哥哥、晁哥哥!陶隊長押了四個山賊來忠義堂,請兩位快到大廳。」
兩位領袖飛快趕到忠義堂大廳,晁忠問:「陶隊長,你在哪裡捉到這四人的?」陶勇將四人押到兩位領袖面前,說:「我們小隊往灌木林尋找宋志途中,發現這幾個人鬼鬼祟祟,而且我認得其中一人是九徑山的山賊頭目,我怕他們對村不利,於是生擒他們聽候兩位哥哥法落。」
「大膽山賊,你們是否想打探本村情況,對本村不利?」宋義厲聲問。
「我們兄弟四人,在灌木林看到幾個番夷佛朗機人,正想前往與他們交個朋友,突然被你們一伙人暗算。我們兄弟四人自問沒做傷天害理之事,你們這些小人快放了我們。」
陶勇走到宋、晁兩人旁邊說:「這人的話相當可疑,山賊怎會和番夷佛朗機人拉得上關係。」三人都覺得山賊的話不可信。再者,無論是山賊,還是番夷佛朗機人,對村民來說都是重大的威脅。「既然這事可能與番夷佛朗機人有關,不如將這四人押到官府,讓官府處理。」晁忠提議。宋義點點頭說:「我聽聞廣東海道副使汪鈜奉命率軍進駐東莞南頭鎮,目的是要攻打番夷佛朗機人。我們可以直接將這四人送到汪副使那裡,與官府合作可能可以一次清除村中兩個大患。」晁、陶二人同意宋忠的想法,於是便開始計劃秘密押送四個山賊到南頭鎮的行動。
當日黃昏,宋義使與陶勇帶同十數名部下,秘密押送四人到南頭鎮。宋義離開後不久,宋志等幾個小孩就回到桃源圍,便四處尋找父親。晁忠問道:「志兒,這麼晚才回來,你爹有事要辦,可能要後天才回來。」宋志低下頭說:「晁叔叔,今天我差點就死了,幸好一個新認識的朋友救了我,他是我的救命恩人。」晁忠摸摸宋志的頭,然後將他抱入懷中說:「好孩子,沒事了。待你爹回來,介紹你的新朋友給我們吧。」宋志用晁忠的衣服抹去自己的淚水,說:「嗯。」然後直奔回自己的房間去。
宋義、陶勇等人順利穿過屯門海峽到南頭鎮,押四個山賊到汪副使的府第外。守門的士兵問:「來者何人?」宋義答道:「小人是桃源圍民團領袖宋義,今早捉拿幾個山賊,懷疑山賊與番夷佛朗機人在秘密來往,故特意將可疑人物送來待汪副使發落。有勞兵大哥幫忙傳話。」一名守門兵轉身走進內堂。
不久,副使府門打開了,汪副使親自迎接宋、陶一伙人。汪副使以酒肉招待民團團員,請宋、陶二人到書房商議,並命士兵看守四個山賊。進入書房後,宋、陶二人先自我介紹,然後宋義將事情始末告知汪副使。汪清楚整件事件後問二人有何看法,陶勇道:「我認為山賊的話有很多疑點,我懷疑這幾個山賊原本是想搶劫幾個番夷佛朗機人,但未出手反被我生擒。」汪副使點點頭。宋義又說:「我認為這次是一個好機會,番夷佛朗機人和山賊都是屯門地區的大患,我們可以利用這事件將二者一併剷除。」汪副使皺皺眉頭問:「何出此言?」宋義答:「我們可以利用這四個山賊,引發山賊和番夷佛朗機人的衝突,待他們鷸蚌相爭,我們來個漁翁得利。我有一計,只要副使願意配合,一定可以剷除兩大患。」汪副使高興地道:「願聞其詳。」宋義道:「只要大人明早高調處決四名山賊,而小人則在九徑山附近不停發放番夷佛朗機人為求自保,捉了四個山賊獻給官府以示友好的消息。以山賊性急暴躁的性格,必定會找番夷佛朗機人為兄弟報仇……」
「好,好!」汪副使拍手叫道。
「那小人先回桃源圍,準備一下,我想不出半個月,山賊必定有所行動,大人亦要做好準備。」
「宋團領,山賊方便就拜託你了,本官亦要加快安排埋伏事宜。」
「有勞大人,小人就此拜別。」
3
宋義、陶勇等人回到桃園圍已經十日,山賊方面仍沒有行動,宋義開始有點擔心。突然,陶勇跑到忠義堂大廳叫道:「山賊有行動了!」宋、晁二人火速閃到大廳,向陶勇問個明白。原來有一個在九徑山腳打獵的獵人,無意中聽到幾個山賊的對話,獵人聽到「兩日後…二當家…報仇」幾個字,於是便向陶隊長報告。兩位領袖聽後非常高興,於是宋義立即寫信命人送到副使府,通知汪副使準備行動。而晁忠則集合所有民團的成員,為兩日後的戰鬥部署。
終於到了決戰當天,凌晨時份,負責觀察九徑山動態的哨兵跑進大廳叫道:「出發了,山賊出發了!」等山賊出擊後,宋義引一隊人馬往灌木林埋伏;陶勇則領一隊人馬到石灘等待;而晁忠連同餘下的成員在村口留守。
天黑透了。山賊乘夜突襲番夷佛朗機人的軍火庫,世界變得火紅一片,已分不清是火的紅,還是血的紅。戰爭一開始是聽到幾聲巨響,然後是一陣陣類似鞭炮的響聲,單憑聲音就知道戰況慘烈。當響聲此起彼落之際,宋義看見汪副使的軍隊亦開始行動了,民團差不多要行動了。待汪副使的艦隊接近並攻擊番夷佛朗機人的船艦時,宋義、陶勇分別下令團員協助官府,殺退蠻寇。
由於番夷佛朗機人花了不少炮彈在山賊身上,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火力抵抗汪副使軍,加上退路亦被民團所封,結果汪鈜的軍隊輕易擊退番夷佛朗機人。
太陽出來了,宋義、陶勇集合所有團員,統計一下傷亡數字。民團參戰的人數是八十人,有三人陣亡,十五人受輕傷,四人傷勢較重。宋義先率四十名團員帶同受傷的兄弟回村治理,陶勇則帶領餘下的兄弟四處巡察,看看有沒有漏網之魚。巡察到中午時份,陶勇一行人正想回村之際,在溪邊發現有一男一女和一個小孩。雖然他們之中只有男的具攻擊性,為慎重起見陶勇將三人一起捉到忠義堂去。
「宋哥哥、晁哥哥,我抓到三個漏網之魚。」宋、晁二人見這三人中有女人和小孩,不忍心輕率地處死他們。於是他們請村長和所有村民到忠義堂,一起決定怎樣處置這三人。
當所有人集合後,兩位領袖和村長開始討論應該怎辦。突然,那個小孩指著宋志說:「志,志…」宋志和幾個小孩從人群中鑽出來,跑到晁忠那裡,告訴晁忠:「晁叔叔,他就是我那天所說的新朋友,你快對爹說他是我救命恩人。」晁義抬想頭,想了一想,便對宋義和村長說:「那個孩子,在民團成立一周年那天,曾救了志兒一命。宋哥哥,志兒沒有告訴你這件事嗎?」宋義眉頭一皺,說:「自那天起,我都在忙為村除害的事,幾乎半個月沒和阿志好好交談過。」接著輕摸宋志的頭說:「阿志,都怪爹不好。」宋志雙手握著宋義的手說:「我知道爹在為村民做事,我沒有怪爹。而那個孩子是好人,他曾救我一命,而且我很喜歡跟他一起玩耍,爹不要責罰他們。」
村民聽到宋志的話,紛紛靜靜地交頭接耳,說這幾個應該不是壞人。兩位領袖亦因宋志的話,亦向村長為這三人求情。經一番商議,村長走向那個男人前面,指著自己的胸膛說:「我是這裡的村長,村長。」那個男人思考了片刻,說了一堆村民聽不懂的說話,只隱約聽到:「閃師…杯渡。」
村長聽後嚇得跌坐在地上,問:「杯渡?」
那男人回答:「杯渡,唔,杯渡。」
村長站起來,立即吩咐村民放開那個男人,並嚴肅地向村民說:「這位原來是杯渡禪師的轉世,我們不得對他無禮,如果禪師有什麼需要,大家一定要盡力幫助。」
自始轉世的杯渡禪師和妻兒就一直在桃源圍生活。而由於忠義堂助官府討寇有功,各團員亦得到官府論功行賞。其中陶勇因立下不少戰功,不但得到朝廷厚賞,更得到村民愛戴,使陶氏日後成為屯門第一大族。
〈忠義堂〉
1
「阿志又跑到哪裡去?今天是忠義堂成立一周年的大日子,身為我宋某人的兒子,怎會這樣沒有責任心的!」坐在「忠義堂」牌匾下的宋義向門外叫喊著。宋義旁邊的晁忠對他說:「宋哥哥,志兒年紀還少,活潑好動是正常的,他玩膩了就自然會回來,不要因為這樣而破壞今日大好氣氛。」宋義和晁忠是民團的領袖和副領袖,民團中人都稱他們為宋哥哥和晁哥哥。由於近年桃源圍一帶山賊為患,兩位領袖於去年組織一些桃源圍及附近圍村的居民,成立一個民間自衛組織──「忠義堂」。「忠義堂」的命名除結合兩位領袖的名字外,還有「替天行道」,令村民安居不受滋擾的意思,據說這意思是出自一些說書人所說的故事內容。
巡邏隊隊長陶勇聽到兩位領袖的對話,走進忠義堂對宋哥哥說:「宋哥哥,請讓我的小隊去尋找阿志吧。」陶勇的話正合宋義心意,便對陶勇說:「有勞陶兄弟,犬兒的事拜託你了。」於是,陶勇便帶領七名隊員到宋志經常玩耍的地方尋找。
陶勇率領巡邏小隊先到村內的空地尋找,從村民口中得知有幾個小孩往樹林的方向跑去,於是陶勇便率眾走出由桃源圍,向樹林出發。小隊穿過石灘,正要進入灌木林之際,陶勇發現遠處有幾個行跡可疑的人。陶勇立即打一個手勢,令所有隊員分成兩隊,繞道到那伙人的左右兩方;陶勇則一個正面前往目標處,以分散對方的注意力。陶勇漸漸走近目標,確定對方只有四人,陶勇認得其中一人是山賊的頭目,便大喊道:「大膽山賊,竟敢光天化日下四出作惡!」四人見面前只有陶勇一人,不但不敢上前圍攻,反而其中兩個嘍囉拔腿便跑,邊跑邊說:「陶…陶勇,這人是那個陶勇嗎?」這句話一說完,兩個嘍囉已被暗中繞到右方的隊員生擒。原來陶勇自幼習武,而且天生神力,在民團未成立之前,曾以一人之力阻止十個山賊的夜襲。那個頭目正是當日率領山賊來襲的人,他一怒之下拔出短刀奔出陶勇。陶勇輕描淡寫地扭動蛇腰,一個閃身,山賊的刺擊落空了,陶勇隨即右手一抓,攔腰抱著山賊,左手一拳將短刀擊落,山賊頭目輕易地被制服。剩下那個山賊,見大勢已去,亦跪地投降。
「先將這四人押回忠義堂。」陶勇說道。
「那宋志的事怎樣?」其中一個隊員問。
「山賊竟膽敢光天化日下行動,可能有大事要發生,先通知兩個哥哥要緊。」
2
「宋哥哥、晁哥哥!陶隊長押了四個山賊來忠義堂,請兩位快到大廳。」
兩位領袖飛快趕到忠義堂大廳,晁忠問:「陶隊長,你在哪裡捉到這四人的?」陶勇將四人押到兩位領袖面前,說:「我們小隊往灌木林尋找宋志途中,發現這幾個人鬼鬼祟祟,而且我認得其中一人是九徑山的山賊頭目,我怕他們對村不利,於是生擒他們聽候兩位哥哥法落。」
「大膽山賊,你們是否想打探本村情況,對本村不利?」宋義厲聲問。
「我們兄弟四人,在灌木林看到幾個番夷佛朗機人,正想前往與他們交個朋友,突然被你們一伙人暗算。我們兄弟四人自問沒做傷天害理之事,你們這些小人快放了我們。」
陶勇走到宋、晁兩人旁邊說:「這人的話相當可疑,山賊怎會和番夷佛朗機人拉得上關係。」三人都覺得山賊的話不可信。再者,無論是山賊,還是番夷佛朗機人,對村民來說都是重大的威脅。「既然這事可能與番夷佛朗機人有關,不如將這四人押到官府,讓官府處理。」晁忠提議。宋義點點頭說:「我聽聞廣東海道副使汪鈜奉命率軍進駐東莞南頭鎮,目的是要攻打番夷佛朗機人。我們可以直接將這四人送到汪副使那裡,與官府合作可能可以一次清除村中兩個大患。」晁、陶二人同意宋忠的想法,於是便開始計劃秘密押送四個山賊到南頭鎮的行動。
當日黃昏,宋義使與陶勇帶同十數名部下,秘密押送四人到南頭鎮。宋義離開後不久,宋志等幾個小孩就回到桃源圍,便四處尋找父親。晁忠問道:「志兒,這麼晚才回來,你爹有事要辦,可能要後天才回來。」宋志低下頭說:「晁叔叔,今天我差點就死了,幸好一個新認識的朋友救了我,他是我的救命恩人。」晁忠摸摸宋志的頭,然後將他抱入懷中說:「好孩子,沒事了。待你爹回來,介紹你的新朋友給我們吧。」宋志用晁忠的衣服抹去自己的淚水,說:「嗯。」然後直奔回自己的房間去。
宋義、陶勇等人順利穿過屯門海峽到南頭鎮,押四個山賊到汪副使的府第外。守門的士兵問:「來者何人?」宋義答道:「小人是桃源圍民團領袖宋義,今早捉拿幾個山賊,懷疑山賊與番夷佛朗機人在秘密來往,故特意將可疑人物送來待汪副使發落。有勞兵大哥幫忙傳話。」一名守門兵轉身走進內堂。
不久,副使府門打開了,汪副使親自迎接宋、陶一伙人。汪副使以酒肉招待民團團員,請宋、陶二人到書房商議,並命士兵看守四個山賊。進入書房後,宋、陶二人先自我介紹,然後宋義將事情始末告知汪副使。汪清楚整件事件後問二人有何看法,陶勇道:「我認為山賊的話有很多疑點,我懷疑這幾個山賊原本是想搶劫幾個番夷佛朗機人,但未出手反被我生擒。」汪副使點點頭。宋義又說:「我認為這次是一個好機會,番夷佛朗機人和山賊都是屯門地區的大患,我們可以利用這事件將二者一併剷除。」汪副使皺皺眉頭問:「何出此言?」宋義答:「我們可以利用這四個山賊,引發山賊和番夷佛朗機人的衝突,待他們鷸蚌相爭,我們來個漁翁得利。我有一計,只要副使願意配合,一定可以剷除兩大患。」汪副使高興地道:「願聞其詳。」宋義道:「只要大人明早高調處決四名山賊,而小人則在九徑山附近不停發放番夷佛朗機人為求自保,捉了四個山賊獻給官府以示友好的消息。以山賊性急暴躁的性格,必定會找番夷佛朗機人為兄弟報仇……」
「好,好!」汪副使拍手叫道。
「那小人先回桃源圍,準備一下,我想不出半個月,山賊必定有所行動,大人亦要做好準備。」
「宋團領,山賊方便就拜託你了,本官亦要加快安排埋伏事宜。」
「有勞大人,小人就此拜別。」
3
宋義、陶勇等人回到桃園圍已經十日,山賊方面仍沒有行動,宋義開始有點擔心。突然,陶勇跑到忠義堂大廳叫道:「山賊有行動了!」宋、晁二人火速閃到大廳,向陶勇問個明白。原來有一個在九徑山腳打獵的獵人,無意中聽到幾個山賊的對話,獵人聽到「兩日後…二當家…報仇」幾個字,於是便向陶隊長報告。兩位領袖聽後非常高興,於是宋義立即寫信命人送到副使府,通知汪副使準備行動。而晁忠則集合所有民團的成員,為兩日後的戰鬥部署。
終於到了決戰當天,凌晨時份,負責觀察九徑山動態的哨兵跑進大廳叫道:「出發了,山賊出發了!」等山賊出擊後,宋義引一隊人馬往灌木林埋伏;陶勇則領一隊人馬到石灘等待;而晁忠連同餘下的成員在村口留守。
天黑透了。山賊乘夜突襲番夷佛朗機人的軍火庫,世界變得火紅一片,已分不清是火的紅,還是血的紅。戰爭一開始是聽到幾聲巨響,然後是一陣陣類似鞭炮的響聲,單憑聲音就知道戰況慘烈。當響聲此起彼落之際,宋義看見汪副使的軍隊亦開始行動了,民團差不多要行動了。待汪副使的艦隊接近並攻擊番夷佛朗機人的船艦時,宋義、陶勇分別下令團員協助官府,殺退蠻寇。
由於番夷佛朗機人花了不少炮彈在山賊身上,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火力抵抗汪副使軍,加上退路亦被民團所封,結果汪鈜的軍隊輕易擊退番夷佛朗機人。
太陽出來了,宋義、陶勇集合所有團員,統計一下傷亡數字。民團參戰的人數是八十人,有三人陣亡,十五人受輕傷,四人傷勢較重。宋義先率四十名團員帶同受傷的兄弟回村治理,陶勇則帶領餘下的兄弟四處巡察,看看有沒有漏網之魚。巡察到中午時份,陶勇一行人正想回村之際,在溪邊發現有一男一女和一個小孩。雖然他們之中只有男的具攻擊性,為慎重起見陶勇將三人一起捉到忠義堂去。
「宋哥哥、晁哥哥,我抓到三個漏網之魚。」宋、晁二人見這三人中有女人和小孩,不忍心輕率地處死他們。於是他們請村長和所有村民到忠義堂,一起決定怎樣處置這三人。
當所有人集合後,兩位領袖和村長開始討論應該怎辦。突然,那個小孩指著宋志說:「志,志…」宋志和幾個小孩從人群中鑽出來,跑到晁忠那裡,告訴晁忠:「晁叔叔,他就是我那天所說的新朋友,你快對爹說他是我救命恩人。」晁義抬想頭,想了一想,便對宋義和村長說:「那個孩子,在民團成立一周年那天,曾救了志兒一命。宋哥哥,志兒沒有告訴你這件事嗎?」宋義眉頭一皺,說:「自那天起,我都在忙為村除害的事,幾乎半個月沒和阿志好好交談過。」接著輕摸宋志的頭說:「阿志,都怪爹不好。」宋志雙手握著宋義的手說:「我知道爹在為村民做事,我沒有怪爹。而那個孩子是好人,他曾救我一命,而且我很喜歡跟他一起玩耍,爹不要責罰他們。」
村民聽到宋志的話,紛紛靜靜地交頭接耳,說這幾個應該不是壞人。兩位領袖亦因宋志的話,亦向村長為這三人求情。經一番商議,村長走向那個男人前面,指著自己的胸膛說:「我是這裡的村長,村長。」那個男人思考了片刻,說了一堆村民聽不懂的說話,只隱約聽到:「閃師…杯渡。」
村長聽後嚇得跌坐在地上,問:「杯渡?」
那男人回答:「杯渡,唔,杯渡。」
村長站起來,立即吩咐村民放開那個男人,並嚴肅地向村民說:「這位原來是杯渡禪師的轉世,我們不得對他無禮,如果禪師有什麼需要,大家一定要盡力幫助。」
自始轉世的杯渡禪師和妻兒就一直在桃源圍生活。而由於忠義堂助官府討寇有功,各團員亦得到官府論功行賞。其中陶勇因立下不少戰功,不但得到朝廷厚賞,更得到村民愛戴,使陶氏日後成為屯門第一大族。
0 Comments:
發佈留言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