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段歷史四種虛構》之一 〈中葡大戰〉
《一段歷史四種虛構》之一
〈中葡大戰〉
第一章
「自從大人接見了忠義堂的宋忠和晁義後,便足不出門,反鎖在自己房中已經三天,除了運送膳食之外,其他人一律不得騷擾。我跟隨大人多年,從未見過如此情況,我真的很擔心。」我對著百戶馬志強說。
「少擔心吧,我們只是派命行事,顧不了這麼多。」馬志強冷淡地回應。
「但作為下屬,始終……」「汪大人傳千戶大人和百戶大人入內相議要事。」聽到下人的通傳,我心裡總算舒了一口氣。
一進入廂房內,我看到汪大人坐在椅上一臉倦容,蓬頭垢面憔悴得像個乞丐似的。我們還未行禮,汪大人便道:「葉榮添、馬志強二人聽命。」
「汪大人,下官在。」
「馬百戶立即前住屯門港口,監視番夷佛朗機人的一舉一動,最重要的是將他們所有的軍事設備、士兵的人數、佈軍的情況等作詳細報告,特別是船艦的資料,速去速回。」
「遵命。」馬志強道。
「且慢,請恕小人多言,屯門已被番夷佛朗機人侵佔,而且他們與九徑山的山賊勾結,為虎作倀,我們兩面受敵,實難有勝算。下官願領二百人,不,一百人剿平九徑山,再集中力量對付番夷佛朗機人。請讓下官出戰,為大人分憂。」我衝口而出,實在不吐不快。
汪大人沒看我一眼,既沒有責罵,又沒有同意反對,像沒有聽到一樣。只見他手一揮,道:「馬百戶快去。」馬志強立刻動身離去。「大人……」我說。「千戶大人,不用多說,你另有任務。」他從袖口中抽出一封信遞在我面前,「你先將此信送往九徑山的山賊寨中。如我猜測沒錯,他們收信後必有行動。接著你領兵先埋伏於桃源圍一帶,我會聯絡忠義堂的宋義和晁忠與你一同夾擊,務必要將山賊生擒。」
「為什麼不直接攻擊山寨?不是更直截了當嗎?」我問。
「我自有安排,事成之後,再跟你說。」他右手按著頭部兩旁的大陽穴說道。
第二章
「請讓下官出戰,為大人分憂。」這樣令人噁心的馬屁說話都說得出口,難怪那個葉榮添年紀輕輕便成了千戶。幸好汪老頭沒上他的當,如果真的上戰場打仗,我有什麼閃失,怎麼辦?那個姓葉的傢夥,就算要討汪老頭歡心,都用不著以性命來拍馬屁吧。依我看那個汪老頭都是尸位素餐的,要我去監視番夷佛朗機人,之前不是已經派了幾個兵士去監視嗎?不過這工作總算沒什麼危險,去一去都無礙。
汪鈜駐軍在東莞南頭鎮,與屯門僅一海之隔,所以我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到達屯門的皇帝岩(龍鼓灘)。為了方便監視,我易服喬裝成當地圍村村民。還未接近番夷佛朗機人的軍事基地──屯門港,從遠處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軍艦的桅桿。其實要監察番夷佛朗機人的軍事設施可謂沒什麼難度,一來有清晰的軍艦桅桿作為屯門港的標誌,以茲識別;二來他們對弱小的村民可謂全無介心,守衛一點也不嚴密。
「嘩!」近距離面對著十二艘大型軍艦,我心裡不禁驚嘆了一聲。我沒想過世界上可以有這麼巨大的船艦,我國最大的船,只有這些軍艦的一半而已。這些由二百人撐駕的軍艦就如一隻海上的百足蜈蚣一樣,而且每艘船槍炮齊備,我們跟本沒可能勝過「蜈蚣船」。就算是陸戰,我們也沒有勝算,想不到在正德十二年至十六年這四年間,番夷佛朗機人在港口附近建造了大量的炮臺和城壕。看來我要早點將這些情報告知汪老頭,好令他知難而退,以免他以卵擊石,作無謂的犧牲。
第三章
「咯咯咯…咯咯咯」,我對著一位從門隙中霧出來頭來的僧侶說:「現在天色已夜,本人趕路至此,附近又沒有客棧,請問可否借宿一宵?」僧人回應:「出家人與人方便,請入內堂。」
那僧侶領我入內,在寺中內堂中矗立著一尊佛像,我發現它與一般的佛像有所不同。「它是杯渡禪師的像。有興趣的話我可以明天帶你到杯渡岩,裡面有一個杯渡石像。」「不必了。」剛剛將信送到九徑山山寨,又要連夜趕路到南頭縣找捕頭商討埋伏事宜,我須要的是好好睡一覺。那僧侶領我到房子後說:「我就是這裡的主持,我看施主行色?a?a,一定有要事在身,趕路多時一定十分疲倦,貧僧亦不便打擾,請自便。」「小弟在此謝過大師。」
我剛將房門關閉,不一會,門外傳來一把洪亮的聲音說:「靈感普濟禪師與佛朗機人同為域外之人,為何一個駐於此、收巨魚、渡萬民!為何一班駐軍在外,劫財物,屠千人!屯門汎一帶的村民一向規矩,他們被剝削......」聲音越來越激動「......被奴婢、被殘害、他們有錯嗎?男兒放手一搏、為家落草,他們也有錯嗎!!!」接著,兵器互擊和打鬥之聲不斷出現。佛門乃清靜之地,何故如此,我決定出去看個究竟。甫一開門,迎面射來四支飛鏢,我唯有閃身一避,人快,飛鏢更快,避開了三支,眼見第四支撲面而來,坐以待斃的我已知死路一條,突然那僧人隨手扔出一粒佛珠,將飛鏢撞開,我定個心過神後,看見一個似曾相識的彪形大漢,他留下一句「原來大師有貴客光臨,在下都不便再打擾,請。」後便逕自離開。
「連累施主受驚,真不好意思,我乃杯渡寺主持,他曾是我的徒弟,後落草為寇,成為九徑山的大當家。他本性不壞,只怪那些番夷佛朗機人欺人太甚,官府又不聞不問。而我又沒有修為渡化他……唉…」那僧人嘆道。原來是今早的收信人,怪不得樣子似曾相識。我說:「幸得主持出手相救,我亦實不相瞞,本人是千戶葉榮添,朝延已派兵對付番夷佛朗機人及山賊。如箭在弦,如非必要,不要下山。」主持說:「生死,我早已看化,只望施主能盡量減少殺戮,此乃上天好生之德。」
「卜卜卜蔔……」一早被木魚的吵醒的我,本想一早起程出發,但步出房間看到遍山都是吊鐘樹,樹上的吊鐘花與蘭花徑中的蘭花妍麗相映,花香加上寺中的檀香,結果我在這人間仙境待了好一會兒。同一樣的景色,昨天晚上我竟然完全蒙然不知。原來這裡就是杯渡岩,看到此情此景,難怪當年杯渡禪師已此為修佛靜地。任務在身,我亦不能久留,告別杯渡寺主持後,我的下一步就是要領兵埋伏於桃源圍一帶,生擒九徑山的山賊。
第四章
皇榜告示
正德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
處斬九徑山山賊二當家趙樂,因其勾結夷佛朗機人,通蕃賣國,對大明不利並並在九徑山中設立營寨,集結賊匪於屯門汎內作姦犯科,殺人劫財,惡名昭彰。幸夷佛朗機人泄漏風聲,南頭縣捕頭於桃源圍一帶佈下天羅地網,將其圍捕。現判趙樂處斬首示眾,以警效尤
第五章
那個汪老頭真是失心瘋、神經病,竟然與番夷佛朗機人開戰,我明明已經將敵人的資料交待得十分詳細,敵人船堅炮利,加上屯門灣位於青山和九徑山之間,三面環山,是一個天然鉗形避風港,易守難攻,實乃屯兵之門。我軍沒有地利,又沒有足以匹敵的軍備,開戰只得死路一條。他還親自上陣,自己不要命好了,不要連累我。那個笨千戶又是瘋的,不單不勸阻汪老頭,還與什麼忠義堂的民團共同抗敵。現在怎麼辦呢?如果我現在離開,就會變成逃兵,捉到要受軍法處置。但上戰場,面對番夷佛朗機人的大炮,我只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。我究竟怎麼辦好呢?
第六章
不出汪大人所料,大當家果然偷襲夷佛朗機人的軍火庫。汪大人之前生擒山賊二當家後,並高調將他斬殺,並聲稱夷佛朗機人故意洩漏風聲,出賣九徑山山賊。二當家死,大當家一定為他報仇,從而離間山賊與夷佛朗機人,這一石二鳥之計,果然高明。
夷佛朗機人集中軍力於海上戰,軍火庫的守衛不多,但山賊面對夷佛朗機人的火熗,始終只有捱打的份兒,傷亡慘重。埋伏在軍火庫旁的我,只見大當家奮死頑抗,已身負重傷仍不肯撤退,發狂地斬殺夷佛朗機士兵,可惜匹夫之勇,勇而無謀。夷佛朗機人節節勝利,穩操勝券,正是其鬆懈疏忽之時。「事機成熟,眾將士出擊!」我大叫道,三百弓箭手從四方八面湧出,霎時箭如雨下,守城的夷佛朗機人對面這突如其來的襲擊,顯得毫無招架之力。我領盾牌兵前衝,這時夷佛朗機士兵已經潰不成軍,成功佔領軍火庫後,我找到六尊大炮,「人來,快將大炮對準海上的『蜈蚣船』。」這才是汪大人真正的目的。
然後我走到躺在血泊中的大當家身旁,身負重傷的他用把刀插在地上,以刀支撐著身體,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跪起來,氣若柔絲地說:「請放過…我的兄弟,我…我…願…一力承…擔。」我看著他,心裡泛起一種敬意,大概當家有當家的尊嚴。我回過身來,背著他說:「回頭是岸,杯渡寺也是岸。」
第七章
真料不到汪老頭可以擊敗夷佛朗機人。早知我不用假扮戰死,逃到圍村來。他先是用火攻。針對敵艦體積大、難以轉彎的弱點,以輕舟裝滿枯柴,澆上油脂,順風點火,衝向敵艦。又派人潛水鑿穿,更用「以子之矛,攻子子盾」的方法去偷襲軍火庫,將殺夷佛朗機大炮射向殺夷佛朗機的船。戰事持續了四十天,夷佛朗機人大勢已去,實在不得不佩服汪老頭。他今次凱旋而歸,皇上必定對他加官晉爵。
不過我都總算活得不賴,我逃到圍村前,偷走了汪老頭的不少的錢財,特別是皇上給他的軍費。現在我在圍村變成了土皇帝,改名陶強,成為屯門第一大氏族。
〈中葡大戰〉
第一章
「自從大人接見了忠義堂的宋忠和晁義後,便足不出門,反鎖在自己房中已經三天,除了運送膳食之外,其他人一律不得騷擾。我跟隨大人多年,從未見過如此情況,我真的很擔心。」我對著百戶馬志強說。
「少擔心吧,我們只是派命行事,顧不了這麼多。」馬志強冷淡地回應。
「但作為下屬,始終……」「汪大人傳千戶大人和百戶大人入內相議要事。」聽到下人的通傳,我心裡總算舒了一口氣。
一進入廂房內,我看到汪大人坐在椅上一臉倦容,蓬頭垢面憔悴得像個乞丐似的。我們還未行禮,汪大人便道:「葉榮添、馬志強二人聽命。」
「汪大人,下官在。」
「馬百戶立即前住屯門港口,監視番夷佛朗機人的一舉一動,最重要的是將他們所有的軍事設備、士兵的人數、佈軍的情況等作詳細報告,特別是船艦的資料,速去速回。」
「遵命。」馬志強道。
「且慢,請恕小人多言,屯門已被番夷佛朗機人侵佔,而且他們與九徑山的山賊勾結,為虎作倀,我們兩面受敵,實難有勝算。下官願領二百人,不,一百人剿平九徑山,再集中力量對付番夷佛朗機人。請讓下官出戰,為大人分憂。」我衝口而出,實在不吐不快。
汪大人沒看我一眼,既沒有責罵,又沒有同意反對,像沒有聽到一樣。只見他手一揮,道:「馬百戶快去。」馬志強立刻動身離去。「大人……」我說。「千戶大人,不用多說,你另有任務。」他從袖口中抽出一封信遞在我面前,「你先將此信送往九徑山的山賊寨中。如我猜測沒錯,他們收信後必有行動。接著你領兵先埋伏於桃源圍一帶,我會聯絡忠義堂的宋義和晁忠與你一同夾擊,務必要將山賊生擒。」
「為什麼不直接攻擊山寨?不是更直截了當嗎?」我問。
「我自有安排,事成之後,再跟你說。」他右手按著頭部兩旁的大陽穴說道。
第二章
「請讓下官出戰,為大人分憂。」這樣令人噁心的馬屁說話都說得出口,難怪那個葉榮添年紀輕輕便成了千戶。幸好汪老頭沒上他的當,如果真的上戰場打仗,我有什麼閃失,怎麼辦?那個姓葉的傢夥,就算要討汪老頭歡心,都用不著以性命來拍馬屁吧。依我看那個汪老頭都是尸位素餐的,要我去監視番夷佛朗機人,之前不是已經派了幾個兵士去監視嗎?不過這工作總算沒什麼危險,去一去都無礙。
汪鈜駐軍在東莞南頭鎮,與屯門僅一海之隔,所以我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到達屯門的皇帝岩(龍鼓灘)。為了方便監視,我易服喬裝成當地圍村村民。還未接近番夷佛朗機人的軍事基地──屯門港,從遠處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軍艦的桅桿。其實要監察番夷佛朗機人的軍事設施可謂沒什麼難度,一來有清晰的軍艦桅桿作為屯門港的標誌,以茲識別;二來他們對弱小的村民可謂全無介心,守衛一點也不嚴密。
「嘩!」近距離面對著十二艘大型軍艦,我心裡不禁驚嘆了一聲。我沒想過世界上可以有這麼巨大的船艦,我國最大的船,只有這些軍艦的一半而已。這些由二百人撐駕的軍艦就如一隻海上的百足蜈蚣一樣,而且每艘船槍炮齊備,我們跟本沒可能勝過「蜈蚣船」。就算是陸戰,我們也沒有勝算,想不到在正德十二年至十六年這四年間,番夷佛朗機人在港口附近建造了大量的炮臺和城壕。看來我要早點將這些情報告知汪老頭,好令他知難而退,以免他以卵擊石,作無謂的犧牲。
第三章
「咯咯咯…咯咯咯」,我對著一位從門隙中霧出來頭來的僧侶說:「現在天色已夜,本人趕路至此,附近又沒有客棧,請問可否借宿一宵?」僧人回應:「出家人與人方便,請入內堂。」
那僧侶領我入內,在寺中內堂中矗立著一尊佛像,我發現它與一般的佛像有所不同。「它是杯渡禪師的像。有興趣的話我可以明天帶你到杯渡岩,裡面有一個杯渡石像。」「不必了。」剛剛將信送到九徑山山寨,又要連夜趕路到南頭縣找捕頭商討埋伏事宜,我須要的是好好睡一覺。那僧侶領我到房子後說:「我就是這裡的主持,我看施主行色?a?a,一定有要事在身,趕路多時一定十分疲倦,貧僧亦不便打擾,請自便。」「小弟在此謝過大師。」
我剛將房門關閉,不一會,門外傳來一把洪亮的聲音說:「靈感普濟禪師與佛朗機人同為域外之人,為何一個駐於此、收巨魚、渡萬民!為何一班駐軍在外,劫財物,屠千人!屯門汎一帶的村民一向規矩,他們被剝削......」聲音越來越激動「......被奴婢、被殘害、他們有錯嗎?男兒放手一搏、為家落草,他們也有錯嗎!!!」接著,兵器互擊和打鬥之聲不斷出現。佛門乃清靜之地,何故如此,我決定出去看個究竟。甫一開門,迎面射來四支飛鏢,我唯有閃身一避,人快,飛鏢更快,避開了三支,眼見第四支撲面而來,坐以待斃的我已知死路一條,突然那僧人隨手扔出一粒佛珠,將飛鏢撞開,我定個心過神後,看見一個似曾相識的彪形大漢,他留下一句「原來大師有貴客光臨,在下都不便再打擾,請。」後便逕自離開。
「連累施主受驚,真不好意思,我乃杯渡寺主持,他曾是我的徒弟,後落草為寇,成為九徑山的大當家。他本性不壞,只怪那些番夷佛朗機人欺人太甚,官府又不聞不問。而我又沒有修為渡化他……唉…」那僧人嘆道。原來是今早的收信人,怪不得樣子似曾相識。我說:「幸得主持出手相救,我亦實不相瞞,本人是千戶葉榮添,朝延已派兵對付番夷佛朗機人及山賊。如箭在弦,如非必要,不要下山。」主持說:「生死,我早已看化,只望施主能盡量減少殺戮,此乃上天好生之德。」
「卜卜卜蔔……」一早被木魚的吵醒的我,本想一早起程出發,但步出房間看到遍山都是吊鐘樹,樹上的吊鐘花與蘭花徑中的蘭花妍麗相映,花香加上寺中的檀香,結果我在這人間仙境待了好一會兒。同一樣的景色,昨天晚上我竟然完全蒙然不知。原來這裡就是杯渡岩,看到此情此景,難怪當年杯渡禪師已此為修佛靜地。任務在身,我亦不能久留,告別杯渡寺主持後,我的下一步就是要領兵埋伏於桃源圍一帶,生擒九徑山的山賊。
第四章
皇榜告示
正德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
處斬九徑山山賊二當家趙樂,因其勾結夷佛朗機人,通蕃賣國,對大明不利並並在九徑山中設立營寨,集結賊匪於屯門汎內作姦犯科,殺人劫財,惡名昭彰。幸夷佛朗機人泄漏風聲,南頭縣捕頭於桃源圍一帶佈下天羅地網,將其圍捕。現判趙樂處斬首示眾,以警效尤
第五章
那個汪老頭真是失心瘋、神經病,竟然與番夷佛朗機人開戰,我明明已經將敵人的資料交待得十分詳細,敵人船堅炮利,加上屯門灣位於青山和九徑山之間,三面環山,是一個天然鉗形避風港,易守難攻,實乃屯兵之門。我軍沒有地利,又沒有足以匹敵的軍備,開戰只得死路一條。他還親自上陣,自己不要命好了,不要連累我。那個笨千戶又是瘋的,不單不勸阻汪老頭,還與什麼忠義堂的民團共同抗敵。現在怎麼辦呢?如果我現在離開,就會變成逃兵,捉到要受軍法處置。但上戰場,面對番夷佛朗機人的大炮,我只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。我究竟怎麼辦好呢?
第六章
不出汪大人所料,大當家果然偷襲夷佛朗機人的軍火庫。汪大人之前生擒山賊二當家後,並高調將他斬殺,並聲稱夷佛朗機人故意洩漏風聲,出賣九徑山山賊。二當家死,大當家一定為他報仇,從而離間山賊與夷佛朗機人,這一石二鳥之計,果然高明。
夷佛朗機人集中軍力於海上戰,軍火庫的守衛不多,但山賊面對夷佛朗機人的火熗,始終只有捱打的份兒,傷亡慘重。埋伏在軍火庫旁的我,只見大當家奮死頑抗,已身負重傷仍不肯撤退,發狂地斬殺夷佛朗機士兵,可惜匹夫之勇,勇而無謀。夷佛朗機人節節勝利,穩操勝券,正是其鬆懈疏忽之時。「事機成熟,眾將士出擊!」我大叫道,三百弓箭手從四方八面湧出,霎時箭如雨下,守城的夷佛朗機人對面這突如其來的襲擊,顯得毫無招架之力。我領盾牌兵前衝,這時夷佛朗機士兵已經潰不成軍,成功佔領軍火庫後,我找到六尊大炮,「人來,快將大炮對準海上的『蜈蚣船』。」這才是汪大人真正的目的。
然後我走到躺在血泊中的大當家身旁,身負重傷的他用把刀插在地上,以刀支撐著身體,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跪起來,氣若柔絲地說:「請放過…我的兄弟,我…我…願…一力承…擔。」我看著他,心裡泛起一種敬意,大概當家有當家的尊嚴。我回過身來,背著他說:「回頭是岸,杯渡寺也是岸。」
第七章
真料不到汪老頭可以擊敗夷佛朗機人。早知我不用假扮戰死,逃到圍村來。他先是用火攻。針對敵艦體積大、難以轉彎的弱點,以輕舟裝滿枯柴,澆上油脂,順風點火,衝向敵艦。又派人潛水鑿穿,更用「以子之矛,攻子子盾」的方法去偷襲軍火庫,將殺夷佛朗機大炮射向殺夷佛朗機的船。戰事持續了四十天,夷佛朗機人大勢已去,實在不得不佩服汪老頭。他今次凱旋而歸,皇上必定對他加官晉爵。
不過我都總算活得不賴,我逃到圍村前,偷走了汪老頭的不少的錢財,特別是皇上給他的軍費。現在我在圍村變成了土皇帝,改名陶強,成為屯門第一大氏族。
0 Comments:
發佈留言
<< Home